六月卫生防病提示
六月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病毒、蚊虫等生长繁殖加快,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安徽疾控在此温馨提示您:注意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百日咳、手足口病、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和狂犬病。
此外,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学校、考生及家长更应注意传染病的预防,建议考生们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营养均衡与食品卫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安徽省疾控中心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体温≥38℃)、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该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经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传播。目前尚无疫苗,也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及时对症支持治疗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预防措施
1、野外游玩、作业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游玩时,避免在蜱虫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野外作业时应穿长袖浅色衣物,扎紧衣袖和裤腿,裸露皮肤部位可涂抹驱避剂。
2、保持居家周围环境整洁
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区的居民,注意定期清理家庭周边杂草,清理和杀灭居家周边环境中的游离蜱和家畜身上的寄生蜱;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防止蜱虫附着。
3、外出返家时检查蜱虫附着情况
户外活动后,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并及时清理;尽快沐浴更衣,并检查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
4、科学处置蜱虫叮咬
若被蜱虫叮咬,切勿生拉硬拽,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蜱虫。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伤口。
5、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被蜱虫叮咬后,做好做好健康监测,如两周内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并主动告知蜱虫暴露史。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故称“百日咳”。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婴幼儿及5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
预防措施
1、积极接种疫苗
针对百日咳预防,我国当前使用的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总共包括4剂次接种,分别在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家长应遵从疫苗接种规范,及时带孩子完成全程接种,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
2、做好个人防护
儿童、老人和孕妇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场所,在公共场所内佩戴口罩。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4、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诊
若出现持续咳嗽且夜间加重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早期用药可以有效缩短症状持续时间,预防重症及各类并发症发生,并减少相互传染的机会。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主要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飞沫、咳嗽、打喷嚏等)。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容易出现聚集性/暴发疫情。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或触摸公共物品后勤洗手,日常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减少人员聚集
尽量不要带儿童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室内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儿童使用的奶瓶、奶嘴及餐具等要煮沸消毒,玩具、用具等要定期清洁消毒,衣物、被褥等要常在太阳下晾晒,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积极接种疫苗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是一类以粪-口途经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体包括霍乱弧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夏季常见的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要认真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2、吃熟食,喝开水
少吃生冷食品,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尤其是甲壳类水产品的烹饪时间要充足,不可生食;喝开水,不喝生水。
3、生熟食品应分开
加工食物时生熟要分开,熟食要用专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避免交叉污染。
4、外出就餐注意卫生
外出就餐要选择卫生条件好、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厅,尽量不吃路边摊,少吃凉拌菜、沙拉等生冷食物,聚餐时倡导使用公筷或分餐。
5、保持环境卫生
做好居家环境卫生,注意防蝇、灭蟑,及时清除垃圾,保持环境清洁。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接近100%。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临床主要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故又称“恐水症”。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被猫狗抓伤、咬伤的风险增加,若意外暴露后未及时进行规范处置,存在出现狂犬病的风险。
预防措施
1、文明养宠、接种疫苗
家犬、猫应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带狗外出或遛狗时要佩戴牵引绳,防止咬伤他人。
2、避免接触流浪动物
不要逗弄流浪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正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3、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
被狗、猫等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应立即冲洗、消毒伤口,尽快前往规范的犬伤处置门诊根据医嘱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等。
来源:安徽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