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32岁小伙突发昏迷,竟是颅内动脉瘤作祟
发布时间:2024-01-04 17:10来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灵璧医院(灵璧县人民医院)宣传科阅读量:
近日,32岁小伙突发意识障碍,出现无明显诱因下昏迷不醒,至我院就诊,发现竟是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作祟。神经外科急诊进行全麻下DSA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小伙顺利康复。 当日患者家属代诉,患者约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昏迷不醒,持续10分钟左右,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未予任何治疗。至我院门诊行头CT检查示:蛛网膜下出血,头颅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这宛如埋藏在患者体内的一枚“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出血,死亡率极高。神经外科专家们立刻开展术前讨论,争取尽快治疗,挽救年轻生命。在介入科、麻醉科的专家全力配合下,经过迅速而完备的术前准备,神经外科在全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术中发现患者宽颈动脉瘤,弹簧圈单纯填塞难度较大,在支架辅助下,完美填塞,术后动脉瘤无血流,患者现恢复情况良好。 1、已破裂的动脉瘤:破裂出血是颅内动脉瘤最严重的症状,第一次破裂死亡率可达26%-30%,如短时间内发生二次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70%,建议积极进行栓塞,否则可能导致二次破裂,危及患者生命; 2、未破裂的动脉瘤:可导致压迫症状,如压迫神经出现上睑下垂,应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决定是否进行外科干预,比如直径>5mm的动脉瘤,建议积极进行栓塞治疗,预防出血的发生。 颅内动脉瘤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肿瘤,它只是指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膨出,是由外膜和中膜组成的薄壁,因一般形态像气球一样的突出,有点类似肿瘤的样子,所以称之为颅内动脉瘤。 首先,依据目前的医学水平,颅内动脉瘤是如何引起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是有以下几种因素与颅内动脉瘤形成有关。 指天生形成的。按照解剖学上的说法,颅内动脉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少,但是它所要承受的血流量非常大,而且周围没有相应的组织支撑,所以,在血管分叉或拐弯处,它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如果颅内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那在血管分叉处或拐弯处就容易发展成动脉瘤。 如前面先天性因素中所说,在分叉处或拐弯处易受到血流冲击而出现动脉瘤。 动脉硬化是目前中老年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理变化。如果动脉出现硬化,那么它的动脉壁弹力纤维会断裂及消失,而且会造成动脉营养血管闭塞,使血管壁变性,从而让血管承受更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一般会形成梭形动脉瘤。 感染性动脉瘤约占全部动脉瘤的4%,比较罕见。身体各部的感染皆可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液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周末支,少数栓子停留在动脉分叉部。颅底骨质感染、颅内脓肿、脑膜炎等也会由外方侵蚀动脉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的外形多不规则。 外伤大部分是形成假性动脉瘤,极少数也会形成真性动脉瘤。 还有家族性遗传倾向、结蹄组织病变、纤维肌发育不良等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从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以上原因均是不可控制的,还有些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高血压病,除此之外,有国外研究每天喝咖啡大于5杯也是危险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大家还是可以做到防控而避免出现颅内动脉瘤的。 国外研究动脉瘤在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的成年人中发现率是1%,通俗的话说就是有部分人有动脉瘤,但终生不会破裂,对于未破动脉瘤,我们会根据年龄、位置,体积大小、危险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如果体积很大且危险因素较多可积极手术治疗,如果体积很小,无任何症状,需要控制危险因素,定期复查即可。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隐匿的疾病,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如果颅内动脉瘤本身的占位效应,可导致神经功能的障碍。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后交通动脉瘤,它会引起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所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眼睛的疾病,一定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排除颅内动脉瘤。
张永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导,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灵璧医院神经外科行政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近20余年,擅长各型脑脊髓肿瘤、颅脑外伤及癫痫帕金森等手术,特别在鞍区肿瘤、后颅窝肿瘤及重型颅脑损伤及植物人促醒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编写专著1部,参与编写神经外科相关疾病中国专家共识8篇。目前为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安徽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创伤杂志、安徽医药等特邀审稿专家。 目前学术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分会常委,世界华人神经外科颅脑创伤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神经创伤专家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学组委员,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颅脑创伤神经重症分会主委,安徽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微创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重度颅脑损伤的处理,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检查与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显微镜开颅及微创钻孔引流,脑积水分流,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颅内肿瘤的治疗等。2000毕业于蚌埠医学院,2006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一年,对于颅脑损伤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宿州市卒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